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“问题导学”模式简析
张静
研究认为,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,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教学的有效性:教师所掌握的实际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教学内容的知识;教师教学法的技能,包括使用有效教学策略的意识与能力;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与自我批评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品质;教师尊重他人的品德;教师教学管理的能力。
一、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例举
笔者对本校课堂教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:
学习方式。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被动接受型,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,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、创造能力;学习方式单调而缺乏变化,过多的重复操练是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;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,人云亦云。
教学方式。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,不利于因材施教;不能正确处理“知识和技能”、“过程与方法”以及“情感态度价值观”之间的关系,要么过于强调“知识与技能”这一单一传统目标,要么过于强调所谓“过程与方法”、“情感态度价值观”,造成“知识与技能”的弱化;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,如问题的设计脱离课标要求或者指向性不明,缺乏张力等。
教学内容。普遍存在细而全,面面俱到、没有重点,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。以“课时”为单位的教学内容设计,往往将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,学生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,教师心中无数,没有系统性、全局性。就知识点讲知识点,没有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及教材的实质。
教师。我校部分教师观念陈旧,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,“讲授”占据了课堂教学时空的主体,语言枯燥,态度冷漠。不少年轻教师把握不住教学重点,驾驭课堂能力较差,有的甚至存在知识缺陷。
作业。作业布置整齐划一,缺乏因材施教,作业量较多,学生课业负担重,作业批改占据教师较多时间,教师筋疲力尽,问题最大的是,不能从学生作业中看到自己的教学缺陷以及时采取补求措施。
基于以上问题,我们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“破冰之旅”,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,着手“问题导学”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。通过“问题导学”中问题的设计及解决,促进备课组集体备课,促进教师钻研教材,领会课程标准。进而通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,确实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,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。
二、课堂教学的“问题导学”模式介绍
以下是我们在“问题导学”模式中几个关键环节:
环节一:课堂教学问题的研制
教学问题的设计及解决方案是“问题导学”模式的关键,决定了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,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、方式,自然也就成了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。课堂教学问题制定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目标、问题设计、解决问题方案三个部分的内容。
问题设计及解决方案是“教学问题”的主体,问题设计一定要在认真钻研教材,通读并领会课程标准的前提下。解决方案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、学情,问题次数要合理,一般来说不要超过4次。解决方案要可行,形式应多样化,如科学探究、查阅资料、合作分享、演讲、讨论、列表、运用等。不同学科,不同学习内容,解决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。
环节二: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
合作学习小组是“问题导学”模式教学中学生开展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单位,小组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、讨论合作的基本形式,也是提高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。实践证明,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,使其不仅停留在形式上,应做好科学分组、选好组长、合理分工、建设制度等等。
环节三:学习问题的设计与解决
1. 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,充分调动学生大脑中的“已有知识”, 使其明确学习目标,并对所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,形成探究的驱动力。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很多,如讲故事、做实验、提问题、看视频等。
2. 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及解决方案,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,较自由地选择学习方法,并通过自我调控及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。
3. 自主学习完成后,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,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,提出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。
4. 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对学习结果取得共识的基础上,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。
5. 各小组内部或小组间对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纠正、补充,教师对活动结果进行情感性点评、对学生“自我完善”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解惑。
三、“问题导学”模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
教师与学生的关系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:“先生的责任不在教,而在教学,教学生学。”在“问题导学”教学模式中,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面向全体学生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,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。
学生与学生的关系。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《教育走向生本》一书中说:“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,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,是动力之源、能量之库。”学生是课堂的第一资源。尽管学生的智力存在个体差异,但多数智力没有高低之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,加上每个个体的经历、学习方式不同,每个个体学习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成果;同时,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,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,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。
开放与收敛的关系。由于“问题导学”模式中,解决问题是目的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解决问题时是开放的、自主的,极易导致纪律松散、课堂失控,甚至影响目标达成。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,并不是放纵,并不是让“学生牵着鼻子走”,无原则的迁就学生,而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做到收放自如。
问题与目标的关系。具有普遍性、必然性和系统性的规定知识,可采用授受教学的方法;技能性、情感性知识因其个体性和多元化,则主要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教学。讨论是学习的一种手段,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。解决问题不要有过多的预设,但讨论要充分,要有明确的目标,落点主要是知识与能力的形成,不应该单纯地为讨论而讨论,要通过讨论,引导学生去思考、感悟、建构知识体系,提高学科能力与科学素养。
作业与预习的关系。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及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我们要求教师作业布置中减少当天所学新课内容的作业量,增加第二天学习内容的预习量,保证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中能提前做好准备,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效率,形成重预习、重课堂的良性循环的局面。
我们开展“问题导学”是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,课堂教学最后的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。“问题导学”模式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,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设计,该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,包括课堂教学问题的研制、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、解决问题的设计、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等。这些方面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,又存在着相互联系,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规定与目标,只有认真筹划、统筹协调,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“问题导学”模式的效益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通过“问题导学”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,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谋划,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、步骤及行为方式进行优化组合,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,并在课前、课中、课后做好整体规划,从教学问题设计、解决问题方案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,让教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、目中有人、手中有法,最终提高教学质量。